谨防涉疫诈骗,提高防范意识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7-04
  • 浏览:
  • 作者:

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我校师生团结一心,共同抗疫。但是在做好防护的同时,也要谨防一些不法分子假借疫情防控的名义实施诈骗。那么该如何预防新型涉疫诈骗呢?我们先看两个近期案例了解一下:

01涉疫诈骗案例

(一)

2022年6月30日,武汉江夏的李女士报警,称投资“新冠疫苗期货”被骗10万元。而就在十余天前,当地的大桥派出所涂警官接到电诈预警,就曾联系过李女士,要求见面,但她坚称不会被骗,还说民警是关心过了头。后经再三坚持,民警终于见到了她,当面详细解释了常见涉疫诈骗手法,并嘱咐一定不要向陌生人转账。

视频来源:平安武汉

(二)

2022年6月7日,李先生接到显示“未知来电”的电话,电话中对方称自己是市疫情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,并准确地说出李先生的身份证号,因李先生25日在疫情管控地区有过行程,要被隔离14天。李先生在惊讶之余表示自己近日并未去过该地,对方称需李先生配合外地公安机关进行调查,并主动提出帮忙转接。

转接后,“警察”告诉李先生可能是身份信息被盗用,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的手机号到过疫情防控区,提出帮李先生核查一下。之后表示李先生的这个手机号还涉及到一件洗钱案,要求李先生配合调查。李先生在与对方开启屏幕共享的情况下,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银行卡密码,最终卡中的钱被诈骗分子全部转走。

 

该案例中,存在以下几个问题:

1.没有核实“工作人员”的身份。李先生面对“工作人员”,没有选择核实对方身份,仅凭身份信息就盲目相信犯罪分子。

2.没有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。面对重要的财产信息,李先生没有重点保护,在屏幕共享中泄露个人信息,导致财产损失。

3.缺少防诈骗意识。面对莫须有的“疫情调查”和“洗钱案”,李先生没有冷静分析,而是轻信犯罪分子的话语。

02涉疫诈骗套路

巧立名目

利用当前热点,犯罪分子假扮疫情防控人员、医生、社区网格员等身份,取得受害者的信任,诱骗受害者入局。

 

略施恩惠

找借口忽悠受害者参加各种返利活动,通过小恩小惠,一步步利诱受害者上当受骗。

 

玩法升级

受害者尝到甜头放松警惕后,以更高返利诱惑受害者短期内高投入。

 

一走了之

骗取受害者大量钱财后,借故拖延返款,最后拉黑失联。

03如何防范涉疫诈骗

认知上

对任何以疫情防控、信息保护、维权等名义要求添加好友的人员,保持警惕,多方核实身份,第一时间与家人、物业和社区网格员联系。

行动上

对需要投入资金参加返利的活动保持警惕,不要被一些小礼品轻易打动,拒绝各种轻松返利、追加投入的项目。

意识上

时刻绷紧防范诈骗和非法集资思想防线,对身边的各类违法线索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,发现自己被骗,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并报警。

最后,希望大家:增强安全意识,学习防诈知识,保护个人信息,让犯罪分子无处可诈!

 


 

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安管会供稿

图文:张相辰 赵彬羽

排版:刘洋


上一条:防溺水安全常识,请牢记在心!
下一条:再敲警钟!燃气使用安全九提示要牢记